首页 > 行业资讯 > 钓鱼比赛预告

“玩”出花样 安徽多地晒出“五一”假期文旅“成绩单”

钓鱼比赛预告钓友圈2023-07-11 23:53:29A+A-

央广网合肥5月4日消息(记者徐秋韵)“五一”假期,安徽安庆的再芬黄梅公馆、黄梅戏会馆、市杂技团小剧场推出专场演出活动,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文化客厅”;在安徽肥东,泥鳅挂面、豆腐圆子、石塘驴巴、梁园三绝、白龙黄鳝煲……一系列美食成为当地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而在皖北的颍州西湖景区,射艺比赛、甲胄巡游大宋舞乐、国风滑板、特型风筝等精彩的活动项目,使游客欣赏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运动休闲,体验不一样的宋“潮”……

这些都是安徽文旅市场火爆的缩影。五一假期,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安徽各地旅游市场,呈现实物与服务消费两旺的态势。

实力回归 安徽多地旅游收入飘红

今日,安徽各地市纷纷发布“五一”小长假旅游收入数据,安徽各地旅游收入数据喜人。

“五一”假日期间,合肥市共接待游客909.69万人次,同比增长360.6%;实现旅游收入44.84亿元,同比增长440.2%。5月3日,携程发布《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安徽合肥凭借超强周边吸引力,荣登五一最强周边游“吸金力”前十名榜单。

合肥肥西县三河古镇景区内人头攒动(央广网发 三河文旅供图)

“五一”假期,黄山风景区客流络绎,徽州古城和街区、村落人流如潮。数据显示,黄山市共接待游客332.5万人次、同比增长313%,旅游总收入22.56亿元、同比增长832%,数据较2019年同期均有明显增长 。其中,黄山风景区接待11.78万人、同比增长4倍,门票收入1768万元、同比增长49倍;西递景区接待4.59万人、同比增长200倍;宏村景区接待11.07万人、同比增长73倍。

黄山杜鹃绽放山巅(央广网发 张宁摄)

假期正值安徽蚌埠文化旅游美食季,各大景点和网红集市聚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五一”假期,蚌埠市共接待游客417.6万人次,较2019年上涨162.39%,实现旅游收入14.94亿元,较2019年上涨319.66%。

滁州市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34万人次、旅游收入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13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38%、141%。各重点景区的客流量也剧增,琅琊山景区接待游客11.3万人次、收入198万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59%。

安徽宣城共接待游客416.38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57.03%;实现旅游总收入21.71亿元,较2019年增长61.48%。

池州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复苏增长,城市“烟火气”在如织的人流中逐渐升腾,可谓是“史上最热黄金周”。“五一”期间,池州市累计接待游客187.13万人次,同比增长135.11%;实现旅游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46.39%。

交通也可以侧面反映旅游带动效应,记者从马鞍山市交运部门获悉一组数字,4月29日-5月3日,马鞍山市累计安全运送旅客192.52万人次,同比增长243.67%,较2019年增长110.98%。

暖心服务 让每一位客人宾至如归

为保障游客在安徽度过美好的假期,让游客拥有美好的记忆,安徽各大景区、公共交通场所也做足准备,暖心服务,让游客宾至如归。不少暖心瞬间,让游客竖起大拇指。

“黄山的服务真好,黄山景美人更美。”5月1日下午,黄山太平索道接待了几位特殊的游客。他们一家四口来自安徽阜阳,14时左右来到太平索道,在入口处徘徊。工作人员看到后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游客想带他母亲登顶黄山,而老人因患病无法行走,不知该怎样前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汇报给管理人员。经过综合评估,为老人安排了轮椅,并将老人推送至车厢。在与老人家属交谈得知,老人是癌症晚期,没有观赏过山岳型景区,本想来看看黄山,登顶不了就返程,没想到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成功“圆梦”黄山行。

景区工作人员为老人安排轮椅并帮助上下索道(央广网发 徐丽霞摄)

4月29日晚8:30,黄山风景区西海饭店前台在核查未到店客人信息,发现游客张先生一家预订客房但是人还未到店,于是立即报告值班经理,在与客人取得联系后得知客人还在光明顶位置,因为一路游玩不熟悉地形而耽误了到店时间。考虑到天黑山路难行,饭店及时安排应急小分队2名人员赶到光明顶,将客人安全接回了饭店。客人对饭店服务赞不绝口,说:“真是太感谢了,为你们服务点个大大的赞!”

在宏村南湖,有游客不慎将随身物品掉落水中,安全引导员王建新接到客人求助后,脱掉衣服,跳入湖中,在岸边热心游客的指引下,用了约30分钟时间帮助游客打捞落水物品。游客非常感谢,称要把宏村介绍给每一位朋友。

护航假期,志愿服务也不打烊。九华山风景区九华镇立足实际设置5个志愿服务点和9条假日值班线路,组织镇机关、各社区、公司的近100名志愿者成立假日志愿服务队伍,把志愿者分散至核心景区主要路段、重点场所、旅游景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在合肥,为更好地满足市民乘客出行需求,合肥轨道全线网延时运营至凌晨1点,确保五一小长假期间运输组织平稳有序,市民出行便捷畅通。除此之外,蚌埠南站出站口,免费公交排队迎客,直接把游客送到景点。

非遗进景区 乡村文化游 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安徽加大文旅融合力度,全力提供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五一”假期,安徽各地准备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和旅游系列主题活动,有力地激发和满足游客踏青出游的意愿和需求,让广大消费者在“五一”劳动节尽享文旅之美。

安徽多地探索创新公共文化进景区服务模式,将其作为丰富景区文化旅游业态,延伸文化旅游体验链,提升文化旅游品质的重要抓手,让游客在领悟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

5月2日,凤阳县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搬上明皇陵景区的假日舞台,让游客流连忘返(央广网发 吴晓泉摄)

在安徽凤阳,凤阳花鼓走上景区舞台,吸引了游客驻足观看。在歙县,众多游客在非遗瞻淇鱼灯指导老师潘敏的演示中亲手制作鱼灯,传播北岸镇瞻淇村非遗鱼灯的制作技艺,传递徽州文化的文明和谐。宏村景区对一些特定人群,开展不同类别的活动,让游客观赏体验,感受徽文化魅力。徽州女性文化和旅游节挖掘新人群、新需求、新渠道,带动徽州文化传播,引导新的文旅经济增长;在西递景区,婚俗演出、徽剧演出等连续展演活动,为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亦明显提升。五一假期期间,安徽博物院“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集结了近20家文博单位的文物珍品,不少市民前去观看“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铜人铜像”等三星堆“顶流文物”。

4月30日,歙县徽州古城西街上的非遗馆人来人往,众多游客在非遗瞻淇鱼灯指导老师潘敏的演示中亲手制作鱼灯(央广网发 吴建平摄)

赏花游也吸引众多游客眼球。合肥植物园举办大花葱、月季、芍药主题花展,其中200多种10万余株月季、蔷薇、玫瑰等花展,让市民“大饱眼福”。安徽亳州38万亩芍药花渐次开放,今年五一,来亳州看芍药花的游客达到60万人次。

安徽各地还以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点亮“夜经济”。黟县“西递传奇”夜晚大型水幕演艺光影秀精彩上演,大型实景文化演出《宏村·阿菊》为假日游客夜游增添新的选择。五一期间,在蚌埠张公湖畔,整条街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全长约1000米的张公湖畔青创市集,成了蚌埠市“夜经济”的新品牌,青创市集大部分的摊位老板都是年轻人,集市中设置的打卡拍照点、手工制作、后备厢咖啡、集装箱酒吧等元素引得游客们频频驻足,记者了解到,张公湖畔青创市集设立以来,带动了800多名年轻人创业就业。

“五一”假期,安徽乡村游也备受热捧。小岭南是合肥蜀山区乡村振兴示范点,按照“修旧如旧”“留住乡愁”的原则,打造具有江淮地区风貌的特色村落,成为了假期市民打卡“热地”。在池州贵池区梅街镇源溪村,众多游客齐聚源溪河边,烧烤野炊、休闲垂钓、峡谷赏景……“这里拍照特别出片,还可以烧烤、垂钓,真的特别棒,是一个藏在贵池山里的小众宝藏旅游地!”从芜湖自驾游过来的游客季女士说。

在这个小长假,安徽多个城市、景区以旅游市场回暖为契机,着力抓住“流量密码”,推动“网红”变“长红”,一批旅游新IP正茁壮成长。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